摘要
在零售金融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相关风险也逐渐暴露。
风险激增
在零售金融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相关风险也逐渐暴露。
首先,从居民端来看,杠杆率上升较为明显。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居民贷款规模接近48万亿,杠杆率比上年同期提高53.2%。十年之间,居民杠杆率抬升35.3个百分点。同时短期消费贷款在居民部门债务比例不断攀升,从2008年7.3%到去年底18.0%,比例虽低,但增速较快,需要引起关注。
国际清算银行有关居民杠杆率数据也显示,我国从2008年至今,居民杠杆率迅速攀升,而且出现了趋势背离的情况。最近十年主要发达国家杠杆率不断下降背景下,我国居民杠杆率十年之间上升超三成。同时居民杠杆的快速上升加大了偿债压力,居民债务本息收入比从2009年的6%提升至2017年的12.8%,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同时,一些具体层面的现象,就是风险不对称,一部分风险正在逐步暴露,消费性贷款增速快于经济性贷款,短期消费贷款快于中长期消费贷款,而居民杠杆内部也出现一些风险的不对称,一部分机构风险出现了暴露,并逐步向不良率相对比较低的银行和非银机构传导。
王刚强调,中国居民杠杆率十年之间增幅超三成,远远高于国际平均值,同时也和发达国家乃至全球整个下行的态势形成了趋势性的背离。
王刚指出,居民贷款杠杆率快速攀升的原因是房地产的繁荣以及融资条件宽松、消费观念变化、新型消费金融行业快速生长。
如今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微观审慎的风险,即消费贷款被挪用的问题。
事实上,近期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浙银保监办发〔2019〕213号),对微观层面的风险做了明确的监管指导,指出产品偏离消费属性,用途管控弱化,多头授信普遍,尤其是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影响了宏观调控效果等问题。
王刚认为,虽然该通知现阶段仅适用于浙江银保监局监管的机构,但是随着试点成效的显现,相关政策可能会推行至向全国。未来,要重视银行向次级客户发放贷款导致的近年来信用卡消费金融领域不良率快速攀升。同时,要关注消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的风险,该风险将直接削弱当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在陈龙强看来,应将零售金融界定为大零售的概念,在这个市场中,除了做消费金融,还应站在保护用户财富的角度,主动帮用户降杠杆,建议其适当地做一些存款和财富管理的工作。
转自:网贷之家